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效应

被引:47
作者
刘景辉 [1 ]
曾昭海 [2 ]
焦立新 [1 ]
胡跃高 [2 ]
王莹 [1 ]
李海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紫花苜蓿; 间作; 光照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503 ; 0909 ;
摘要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表明,间作青贮玉米边际效应显著,并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15.3%88.1%和15.1%89.0%,在中部为52.1%74.1%和51.2%73.0%。全生育期内,间作青贮玉米平均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49.5%62.1%,中部为40.7%56.6%。5~30 cm土层地温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5 cm土层生育期内的平均地温间作比单作提高了1.0%1.8%。收获期,间作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比相同种植面积的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2.3%20.9%、0.4%7.6%和2.2%19.6%。间作复合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比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0.8%59.1%和99.4%137.5%,而鲜草和干草产量比单作玉米分别降低了22.7%32.3%和17.6%28.2%,比单作紫花苜蓿分别提高了156.7%202.4%和176.5%197.5%。间作紫花苜蓿初花期鲜草和干草产量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表现出边行劣势,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田间光照和地温条件,并且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覆盖地面、防风固沙、培肥地力的作用,第2年5~6月份即可收获第一茬,不仅可以解决内蒙古因缺草而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为间作青贮玉米提供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集约栽培条件下间套作的光能利用理论发展及其应用 [J].
黄高宝 .
作物学报, 1999, (01) :16-24
[2]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产量效应与光热资源利用率的研究 [J].
李增嘉 ;
李凤超 ;
赵秉强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3-5+8-10
[3]   群体高产与光能利用 [J].
逄焕成 ;
王慎强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8, (02) :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