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制分析

被引:24
作者
石豫川
冯文凯
刘汉超
周春宏
单志钢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3]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5] 浙江杭州
[6] 浙江杭州
关键词
高边坡; 闸址区; 变形破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综合分析,对西南某水电站闸址区两岸高边坡的变形破坏类型、破坏特征、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区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滑移 拉裂型、弯曲 拉裂型及剥落、剥离或拉裂倾倒型3种,因而引起岩体产生崩滑、弯曲倾倒及剥落、剥离或拉裂倾倒破坏.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给闸址工程安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下开采岩体变形综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彭苏萍 ;
孙连英 ;
马春丽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1) :83-86
[2]   四川某水库大坝左坝肩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对策探讨 [J].
王士天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9, (03) :1-5
[3]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4]  
岩体结构模型与应用.[M].徐光黎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5]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M].刘国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6]  
赤平极射投影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中的应用.[M].孙玉科;古迅 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