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基本框架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贞 [1 ]
张希良 [1 ]
高虎 [2 ]
于智为 [1 ]
张达 [1 ]
齐天宇 [1 ]
唐纯 [1 ]
樊京春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2]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区域规划; 能源模型; 能源安全;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是保障能源安全和抑制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在体系上存在国家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不衔接、区域规划的可实施性差、规划编制与国家实际情况不一致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基本框架模型,给出了规划的原理、内容和基本功能,为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提供了基本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欧盟可再生能源目标分解对我国省域规划的启示 [J].
刘贞 ;
张希良 ;
张达 .
中国矿业, 2009, 18 (09) :66-70
[2]   转型时期中国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改革 [J].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2008, (03) :15-25+66
[3]   国外规划体制与规划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J].
申兵 .
宏观经济管理, 2008, (03) :72-74
[4]   全球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激励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胡润青 ;
李俊峰 .
中国能源, 2007, (09) :27-31
[5]   关于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量目标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J].
任东明 .
中国能源, 2005, (04) :21-25
[6]   LEAP模型在可再生能源规划中的应用 [J].
高虎 ;
梁志鹏 ;
庄幸 .
中国能源, 2004, (10) :40-43
[7]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 [J].
吴志强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2) :9-18+53
[8]   Dim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J].
Li, Hong ;
Xu, Shaohua ;
Li, Luoqing .
SIGNAL PROCESSING-IMAGE COMMUNICATION, 2008, 23 (10) :788-797
[9]  
The impact of ICT investment and energy price on industrial electricity demand: Dynamic growth model approach[J] . Youngsang Cho,Jongsu Lee,Tai-Yoo Kim.Energy Policy . 200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