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葱抗稻瘟霉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18
作者
徐金钟
邱峰
曲戈霞
王乃利
姚新生
机构
[1]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2]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核磁共振波谱; 红葱; 生物活性成分; 稻瘟霉; 人体红白血病细胞株;
D O I
10.14142/j.cnki.cn21-1313/r.2005.03.007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阐明红葱抗稻瘟霉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利用稻瘟霉筛选体系对红葱的60%(φ)乙醇提取物及其氯仿、正丁醇和水的萃取部分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与结论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异红葱甲素(1)、异红葱乙素(2)、红葱乙素(3)、β-谷甾醇(4)、8-羟基-3,4-二甲氧基-1甲-基蒽醌-2-羧酸甲酯(5)、4羟基红葱乙素(6)、hongconin(7)、4,8二羟基3甲氧基1甲基蒽醌2羧酸甲酯(8)、dihydroeleutherinol(9)、1,3,6-三羟基-8-甲基蒽醌(10)。其中,9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2、3、5、6、7、9、10具有较好的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的活性,它们的最小变形浓度(minimummorphologicaldeformationconcentrate,MMDC)分别为30、30、170、130、55、60、150μmol·L-1。用MTT法测定10个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化合物2、3、5、6、7、9有较强的抑制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生长的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33、49、266、35、174、154μmol·L-1。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红葱有效成分的研究 [J].
陈政雄 ;
黄慧珠 ;
王成瑞 ;
李育辉 ;
丁建弥 .
中草药, 1981, 12 (11)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