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期隆升

被引:45
作者
戴霜
方小敏
宋春晖
高军平
高东林
李吉均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安
[4] 兰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兰州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河西走廊; 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构造变形; 高原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变形隆升时间及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控制的河西走廊盆地是位于高原最北端的新生代前陆盆地,其中巨厚的沉积物和沉积演化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北部的变形隆升历史.盆地中最老新生代地层火烧沟组为山麓-河湖相沉积,与上下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高精度古地磁学与岩石磁学测年表明它们的年龄分别约为40.2和33.4Ma,前者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北部早期隆升的最晚时间,推断导致高原北部隆升的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的前缘最迟在那时就已到达高原最北部,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最晚也在那时形成和连通.后者揭示高原发生了第二次强烈变形和隆升,并导致了盆地自此以来顺时针旋转了17°,并使火烧沟组顶部代表的晚始新世高原最早期夷平面瓦解.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甘肃兰州盆地的第三纪地层及哺乳动物群 [J].
颉光普 .
地层学杂志, 2004, (01) :67-80
[2]   祁连山北缘老君庙背斜晚新生代磁性地层与高原北部隆升 [J].
方小敏 ;
赵志军 ;
李吉均 ;
颜茂都 ;
潘保田 ;
宋春晖 ;
戴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97-106
[3]  
青藏高原北缘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深地震探测成果之启示[J]. 高锐,李朋武,李秋生,管烨,史大年,孔祥儒,刘宏兵.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4]   阿尔金断裂带印支期走滑活动的地质及年代学证据 [J].
李海兵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吴才来 ;
万渝生 ;
史仁灯 ;
J. G. Liou ;
P. Tapponnier ;
T. R. Ireland .
科学通报, 2001, (16) :1333-1338
[5]   兰州盆地第三系磁性地层年代与古环境记录 [J].
岳乐平 ;
F. Heller ;
邱占祥 ;
张莉 ;
颉光普 ;
邱铸鼎 ;
张云翔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8) :1998-2003
[6]   青海囊谦盆地新生代火山岩的K-Ar年龄 [J].
邓万明 ;
孙宏娟 ;
张玉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23) :2554-2558
[7]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壳细结构 [J].
吴宣志,吴春玲,卢杰,吴杰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29-35
[8]  
西藏羌塘盆地地质演化与油气远景评价[M]. 地质出版社 , 王成善等著, 2001
[9]  
阿尔金断裂系[M]. 地质出版社 , 崔军文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