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透明指数的合理化考证

被引:5
作者
方桂荣
钱弘道
机构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公信力; 司法透明; 司法公开; 指数;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5.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法治任务。司法透明指数旨在配合司法公开的传统制度发挥作用,以更快更好地推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权威与公信力。司法透明指数影响深远,但学术界对司法领域出现的这种量化性制度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甚至对它的效用提出了质疑,影响了司法透明指数的深化研究与推广适用。司法透明指数受到质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合理化论证。司法透明指数诞生的背景不清、理论支撑不明、现实契合性不详是使其受到合理化质疑的关键,确证司法透明指数的合理性,便成为司法透明指数深化研究与推广适用的基础性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可走的四条捷径 [J].
陈云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5) :21-23
[2]   “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J].
刘红臻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5) :48-53
[3]   信任论纲 [J].
郭慧云 ;
丛杭青 ;
朱葆伟 .
哲学研究, 2012, (06) :3-12+111+127
[4]   走出移植西法困境 回归人民司法传统——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实证评析 [J].
蔡维力 ;
张爱军 .
法学评论, 2009, 27 (04) :17-24
[5]   论我国司法信任的养成 [J].
吴美来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11 (01) :37-43
[7]   社会指标在公共政策中的缘起及局限性分析 [J].
许益军 .
南京社会科学, 2006, (03) :49-55
[8]   刑法第13条但书与刑法结构——以系统论为视角 [J].
储槐植 ;
张永红 .
法学家, 2002, (06) :42-49
[10]   系统论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兼论法学方法论问题 [J].
季卫东 ;
齐海滨 .
中国社会科学, 1987, (01) :16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