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研发联盟是否有助于突破性创新?

被引:46
作者
高太山 [1 ]
柳卸林 [2 ]
机构
[1]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研发联盟; 知识池; 创新网络; 突破性创新;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为揭示国际研发联盟对中国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提出联盟方式、知识池及联盟网络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的研究假设,以74家中国企业在2000-2010年参与的224个国际研发联盟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合作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而合资则相反;知识池正向影响联盟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并进一步增强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紧密的联盟网络关系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为联盟企业推进突破性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网络聚集性、连通性与企业知识创新——基于中国10个高科技行业的联盟关系网络分析 [J].
赵炎 ;
郑向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3) :23-32
[2]   企业合作网络中嵌入性及联盟类型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 [J].
赵炎 ;
周娟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 (01) :12-23
[3]   新兴产业高被引专利的形成特征——以燃料电池为例 [J].
陈傲 ;
柳卸林 ;
高广宇 .
科研管理, 2012, 33 (11) :9-15+23
[4]   联盟中企业网络位置与资源位置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化学药品行业联盟的分析 [J].
赵炎 ;
刘忠师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 24 (05) :73-82
[5]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有制和CEO激励的作用 [J].
李春涛 ;
宋敏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55-67
[6]   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以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为例 [J].
路风 ;
封凯栋 .
中国软科学, 2004, (04) :6-11
[7]   中外企业合作的战略联盟特征与技术学习 [J].
李新春 ;
顾宝炎 ;
李善民 .
管理科学学报, 1998, (04) :46-52
[8]  
基于学习能力的企业技术联盟模式选择研究[D]. 朱宇.大连理工大学 2009
[9]   The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R&D alliances-the absorptive capacity perspective [J].
Lin, Chinho ;
Wu, Ya-Jung ;
Chang, ChiaChi ;
Wang, Weihan ;
Lee, Cheng-Yu .
TECHNOVATION, 2012, 32 (05) :282-292
[10]  
Knowledge organisation in R&D alliances: its impact on product innovation[J] . Cristina Quintana-García,CarlosA. Benavides-Velasco.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