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季风不同阶段南海北部珠江口外断面水文调查分析

被引:16
作者
曾淦宁
胡建宇
洪华生
陈照章
机构
[1] 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3]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4] 亚热带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5] 福建厦门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6] 亚热带海洋研究所
[7] 福建厦门
关键词
珠江口; 西南季风; 冲淡水; 跃层; 混合层; 上升流; 下降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14.1 [];
学科分类号
0816 ;
摘要
根据2000年7月及2001年5月南海北部珠江口外断面CTD调查资料、同期气象资料,并结合该海域历史资料,对调查断面珠江冲淡水扩展范围、跃层变动情况及上升流特征进行了分析,观察到对应于夏季西南季风的不同阶段,调查断面跃层分布与珠江冲淡水影响范围均发生明显变动,升降流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特征:(1)西南季风较强时,断面陆架区上表层受冲淡水影响明显,海区的层化结构明显加强;(2)西南季风较强时,调查断面出现上升流和下降流。研究结果表明:(1)局地风应力与热通量的变化控制了调查断面跃层或混合层的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影响着珠江冲淡水的扩展范围,西南季风较强时珠江冲淡水扩展范围变大,调查断面跃层或混合层强度变大,深度变深;(2)夏季西南季风强时调查断面存在上升流,其形成机制为风产生的离岸水体Ekman输运的补偿效应,底地形的变化虽然也造成较弱的外海次表层水涌升,但可能只是加强了上升的速度或强度;(3)夏季西南季风强时调查断面上存在上升流区与下降流区毗邻的现象,下降流成因可能有二,一为近岸流和陆坡流呈相反方向运动形成弱的反气旋涡,二为“上升与下降因相互水体补充的需要而共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次表层水温对夏季风的影响 [J].
吴迪生 ;
闫敬华 ;
张红梅 ;
白毅平 ;
赵雪 ;
冯伟忠 ;
马毅 ;
张俊峰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1) :9-15
[2]   2000年7—8月台湾海峡南部至珠江口附近海域表层温、盐度分析 [J].
庄伟 ;
胡建宇 ;
贺志刚 ;
曾淦宁 ;
陈照章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4) :68-76
[3]   南海北部海区温跃层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 [J].
陈希 ;
沙文钰 ;
李妍 .
海洋预报, 2001, (04) :9-17
[4]   1998年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上混合层的特征及成因 [J].
刘秦玉 ;
贾旭晶 ;
孙即霖 ;
张秀芝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469-481
[5]   黄河口附近海区水文要素基本特征 [J].
李泽刚 .
黄渤海海洋, 2000, (03) :20-28
[6]   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变化的定点观测分析 [J].
方文东 ;
施平 ;
毛庆文 ;
甘子钧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5) :23-30
[7]   关于南沙海域内波与细结构研究 [J].
方欣华 ;
吴巍 ;
仇德忠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37-542
[8]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数学模型 [J].
袁叔尧 ;
邓九仔 .
热带海洋, 1999, (03) :16-23
[9]   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 [J].
许建平 ;
苏纪兰 .
热带海洋, 1997, (02) :1-23
[10]   南海东北部夏季逆风流数值模拟附视频 [J].
袁叔尧 ;
邓九仔 .
海洋与湖沼, 1997, (02) :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