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群的区域性城市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12
作者
郑艳婷 [1 ,2 ]
马金英 [3 ]
戴荔珠 [4 ]
赵赛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2] 城市绿色发展科技战略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北京零点市场调查有限公司
[4]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区域性城市化; 城市群; 巨型城市区域; 动力机制; 武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从城市化的角度,认为中国的城市群可以被认为是发生了区域性城市化的地域。并以武汉城市群为案例,分析了其区域性城市化的表现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具体表现特征分别为:人口向区域集聚的趋势初显;区域性的非农就业转化特征明显;区域城市化水平提升,城乡建设用地在区域范围内扩张。进一步的动力机制分析发现,这一区域城市化过程的动力分别为:内驱力主导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开发区引领下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化、以及明显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带动下节点区域的工业增长。基于固定效用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于外资促动下的沿海地区城市群发展,武汉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更主要的是受国内力量驱动,而其原乡村地区的城乡转化则主要受地方经济发展、交通通讯条件改善和出口增长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48 / 196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武汉城市圈城市经济关联及优化研究 [J].
张向敏 ;
王明杰 ;
韩勇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28 (01) :63-67
[2]   武汉城市圈人口社会空间的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梁辉 ;
陈以春 ;
孟祥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9) :128-136
[3]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J].
吴云雁 .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 (33) :191
[4]  
后金融海啸时代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 薛凤旋,戴荔珠. 当代港澳研究. 2011(02)
[5]   武汉城市圈空间演变的社会经济机制分析 [J].
刘承良 ;
曾菊新 ;
颜琪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4) :61-66
[6]   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J].
朱新玲 ;
黎鹏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 (02) :125-128
[7]   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 [J].
方创琳 ;
蔺雪芹 .
地理研究, 2008, (02) :397-408
[8]   武汉城市圈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凡蓉蓉 .
经济论坛, 2004, (20) :40-41
[9]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 [J].
宁越敏 ;
施倩 ;
查志强 .
城市规划, 1998, (01) :15-19+31
[10]  
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 刘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