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因、监管博弈及其机制创新

被引:20
作者
刘晓红 [1 ]
隗斌贤 [2 ]
机构
[1] 嘉兴学院
[2]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关键词
雾霾成因; 雾霾治理; 环境监管; 监管博弈模型;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4.03.00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文从能源消耗、机动车污染、城市建设和跨区域传输等四个主要方面,展开了雾霾的成因分析;进而探讨了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我国环境监管机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进一步论证政府监管在雾霾防治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揭示出政府的"严刑峻法",是促使企业减排自律行为"均衡出现"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十八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提出了我国环境监管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即政府监管的角色创新、法律体系创新、监测与监督创新,以及环保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环境管制抑制了污染排放吗? [J].
包群 ;
邵敏 ;
杨大利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42-54
[2]   美国洛杉矶雾霾之战的经验和启示 [J].
郑权 ;
田晨 .
中国财政, 2013, (11) :70-71
[3]   人口膨胀引发城市生态危机——从雾霾的屡治不止谈起 [J].
王雅心 .
城市与减灾, 2013, (03) :62-63
[4]   煤电是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径 [J].
朱成章 .
大众用电, 2013, 29 (05) :3-4
[6]  
雾霾连连,油品提升难在哪?[J]. 阮晓东.新经济导刊. 2013(04)
[7]  
环境治理,雾霾下的生存底线如何捍卫?[J]. 杨佩.协商论坛. 2013(03)
[8]   探究雾霾污染给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J].
刘子溪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09) :122-123
[9]   雾霾背后的数据 [J].
石云峰 .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 (Z1) :108-109
[10]   构建区域节能权交易机制的系统思考——以浙江省为例 [J].
隗斌贤 ;
刘晓红 .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03) :107-112+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