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回干处理对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的生理效应

被引:21
作者
刘岩
陈杭
郑光华
机构
[1] 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吸湿-回干; 大豆种子; 吸胀冷害; 种子活力; 膜修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对吸胀冷害敏感的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黑河3号”为材料,从生物膜的角度,利用系列生理生化的指标论证吸湿-回干处理对大豆种子再水合过程中膜修补的关系。吸湿-回干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抗吸胀冷害的能力,表现在种子活力的提高与种子渗漏物的减少,同时,K+/Na+比降低、K+-Na+-ATP 酶活性提高,表明在细胞质膜上的透性调控机制的运转效应得到了增强与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挥发性醛类释放量减少,显示出细胞抗过氧化能力的增强。根据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和吸水曲线的特性,作者提出了吸湿-回干诱导膜系统“预修补”的模式,确认物理与生化修补这两个修补过程的效应在“回干”后能得以保存。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Spiepet-Roy,1977;Difference in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isozymes in embryogenic ’shamouti’ range ovular callus lines. Kochba,J.and P.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
[2]  
Mukherjee,1986;Deteriortive change in seeds during storage and its control by hydration-dehydration pretreat ment. Dey,G.and R.K. Seed Research .
[3]  
Hsiao,1972;Persistence of phytochrome-mediated germination control in lettuce seeds for one year following a single monochromatic light flash. Vidauer,W.and A.I.H. Can.J,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