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对β-珠蛋白基因簇位点调控区高敏位点2与核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柴立民
吴志奎
张新华
刘志昂
蔡辉国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血液病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血液病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南宁,南宁,天津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中医药; β-珠蛋白基因簇位点调控区DNaseⅠ高敏位点2; 核蛋白; 结合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2 [中医儿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益髓生血颗粒调控 β- 珠蛋白mRNA的分子机制。 方法 中药治疗 3个月 ,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有核细胞的核蛋白 ;采用凝胶滞后实验 ,将核蛋白与HS2位点序列探针结合后 ,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观察电泳图谱的改变。结果 患者治疗前的核蛋白与探针结合后的电泳速率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 ,而患者治疗后核蛋白与探针结合后与正常人的电泳图谱接近。结论 中药治疗后影响 β- 珠蛋白基因簇位点调控区HS2位点与核蛋白因子GATA 1的结合作用 ,这可能是中药治疗本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1+290 +2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张之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2]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美)F.奥斯伯(FrederickM.Ausubel)等著;颜子颖;王海林译;.科学出版社.1998,
[3]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J].
柴立民 ;
吴志奎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1) :99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