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技术鉴定无融合生殖型平邑甜茶的有性后代

被引:26
作者
张开春
李荣旗
毕晓颖
尹淑萍
吴禄平
景士西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杂种鉴定;RAPD;DNA混样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1 [仁果类];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无融合生殖型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实生苗木在形态上整齐一致,染色体倍性不一并具混倍现象,这就造成其杂交后代中有性杂种难以早期准确鉴定。RAPD技术能简便迅速地解决这一问题,且比形态学和细胞学方法准确度高。在平邑甜茶×扎矮76(M.bac-cataBorkh)的杂交后代中绝大部分属于母本基因型,杂种比率仅占8%左右。其中一半杂种为皱叶型杂种,易于通过皱叶性状鉴别出来,另一半属普通型杂种,拟通过RAPD技术鉴别。实验中共筛选了80个随机引物,获得一对共显性标记OPB07-500与OPB07-450和一个纯合显性标记OPH04-800,用这两个标记中的任意一个(对)标记即可鉴定出全部的有性杂种。采用DNA混样分析法,将待测株系的DNA样品分组混合后进行RAPD-PCR扩增,对含有父本特异标记的小组再分株进行鉴定,降低了实验成本。由于需通过RAPD标记鉴定的杂种仅占4%左右,故在分组中将4~6株待测后代分为一组,这样降低了实验次数,使实验费用减少了60%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