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华北盆地(北部)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盆地形成发展机制分析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庄培仁
徐成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徐成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新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候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维襄
韩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韩玉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明佑
机构
:
[1]
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来源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5年
/ 03期
关键词
:
华北盆地;
构造应力场;
中、新生代;
盆地形成;
机制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华北盆地(北部)其范围大体相当渤海湾盆地,本文试图通过华北盆地两侧山区构造应力测量,联系盆地地质结构、深部特征和各个时期所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盆地形成发展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华北地台沉积建造[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著, 1983
[2]
华北断块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
赵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永贵
;
蔡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蔡新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信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贵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海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贝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湘山
.
地质学报,
1983,
(01)
:33
-42
[3]
中国东部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和形成
[J].
滕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吉文
;
王谦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谦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元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斯禹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4)
:319
-330
←
1
→
共 3 条
[1]
华北地台沉积建造[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著, 1983
[2]
华北断块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岩石圈动力学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文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抗
;
赵永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永贵
;
蔡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蔡新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信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贵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海威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贝传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湘山
.
地质学报,
1983,
(01)
:33
-42
[3]
中国东部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含油气盆地的分布和形成
[J].
滕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吉文
;
王谦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谦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元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斯禹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4)
:319
-33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