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程序

被引:12
作者
马明亮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契约精神; 认罪认罚; 自愿性; 赎罪;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17.02.00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2016年作为试点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其正当性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实体方面如何恰当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二是程序方面如何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尤其如何确保被追诉人的正当权利?这需要如下努力:实体方面,刑法中引入并扩大适用"赎罪"概念及其法律机理,不仅消弭从宽处罚与罪责相适应原则的冲突,而且据此来把握从宽的底线,确保制度的合法性;程序方面,保障诉讼主体之间平等的对话能力,确保认罪认罚中被追诉人的自愿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赎罪”——既遂后不出罪存在例外.[N].储槐植 ;闫雨;.检察日报.2014,
[2]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M].田文昌; 陈瑞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M].林玉雄;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英国刑事诉讼程序.[M].(英) 斯普莱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