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教义学与实证研究

被引:23
作者
白建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教义学; 实证研究; 死刑适用; 法的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规范学与事实学的不同,只是刑法教义学与刑法实证研究之间表面上的不同,其掩盖了两者内在相和的价值。法教义学的实定法合理性假定和法律实证研究的集体经验合理性假定,都是相对的,二者之间不存在根本对立,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刑法教义学问题并非不可能。刑法教义学与实证研究统一于实践理性,相遇在刑法现象大样本中,交集于法的有效性。没有教义学的刑法实证研究,或者没有实证研究的刑法教义学,都无益于中国刑法研究的全面发展。最极端的恶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最极端的社会否定性评价是依法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死刑,这两个剥夺是其他一切剥夺的边界。以近8万个致死命案死刑适用样本的刑罚教义学研究为例说明,刑法教义学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刑法现象大样本的描述性批判,其包括刑法理论学说的教义学实证研究、刑法规定的教义学实证研究和刑事司法实践的教义学实证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论实质的法益概念——对法益概念的立法批判机能的肯定 [J].
张明楷 .
法学家, 2021, (01) :80-96+193
[2]   中国民众的死刑观念:观察、猜想与解析 [J].
梁根林 ;
马永强 .
清华法学, 2020, 14 (06) :48-72
[3]   死刑替代措施的中国命运:观念、模式与实践 [J].
梁根林 ;
王华伟 .
中国法律评论, 2020, (05) :57-83
[4]   中国死刑民意:测量、解构与沟通 [J].
梁根林 ;
陈尔彦 .
中外法学, 2020, 32 (05) :1256-1282
[5]   律师对毒品犯罪死刑态度的实证研究 [J].
江溯 .
清华法学, 2020, 14 (05) :59-80
[6]   故意伤害案件中赔偿影响量刑的机制 [J].
高通 .
法学研究, 2020, 42 (01) :154-170
[7]   法教义学观念的源流 [J].
雷磊 .
法学评论, 2019, 37 (02) :42-52
[8]   被告人身份差异对量刑的影响:基于1060份刑事判决的实证分析 [J].
胡昌明 .
清华法学, 2018, 12 (04) :91-110
[9]   死刑威慑力实证研究——基于死刑复核权收回前后犯罪率的分析 [J].
吴雨豪 .
法商研究, 2018, 35 (04) :93-106
[10]   “但书”出罪的学理争议、实证分析与教义学解构 [J].
崔志伟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 (02)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