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
被引:22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生物黑炭;
固碳减排;
土壤改良;
应对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2 [土壤改良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际上对将农田废弃物制成生物黑炭施用于土壤作为农业增汇减排的一种关键途径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介绍了生物黑炭的基本性质及其碳稳定性,对农田土壤的改良效应,并讨论其在农业增产和增汇(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无氧高温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具有高度的芳香化、物理的热稳定性和生物化学的抗分解性。施用于土壤大幅度提升土壤碳库,并因其结构性质有利于农田土壤固持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微生物生境,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质量而促进作物增产的双赢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59 / 24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我国农户秸秆就地焚烧的原因:成本收益比较与约束条件分析——以河南省开封县杜良乡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2) : 77 - 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 282 - 289潘根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 [3] 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6) : 322 - 327王勤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曲建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 [4] 黑碳对土壤中毒死蜱降解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 1681 - 168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志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张新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J]. 科学通报, 2007, (15) : 1826 - 183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亚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J]. 土壤学报, 2007, (04) : 650 - 655余向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应光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刘贤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药生物生态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Rai Kookana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CSIRO Land and Water PMB Gle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张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 [7] 黑碳吸附汞砷铅镉离子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 770 - 774吴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晓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关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07, (02) : 327 - 337潘根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恋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张旭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 [9] 黑碳制备的不同热解温度对其吸附菲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1) : 125 - 128吴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晓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关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 黑碳的表面化学研究进展[J]. 上海化工, 2006, (10) : 30 - 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民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盛光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