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产生的社会基础——以广西龙州县G村为例

被引:7
作者
陶自祥
机构
[1]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跨国婚姻; 婚姻挤压; 越南媳妇; 婚姻市场; 婚姻商品化; 婚姻排斥;
D O I
10.14132/j.2095-7963.2017.03.011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D822.233.3 [];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30207 ;
摘要
边境跨国婚姻与我国内陆省市跨国婚姻存在本质差异,前者是基于地缘文化交错和跨境民族族群文化相似基础上婚姻主体的行为自觉,而后者则带有婚姻商品化色彩。我们把跨国婚姻置于边境特定场域进行研究,发现跨国婚姻的产生与我国婚姻市场挤压导致的男性过剩、越南婚姻市场排斥导致的女性过剩、跨境民族族群文化认同、婚姻主体理性动机以及跨境社交网络构成的社会基础高度关联。跨国婚姻是婚姻市场内生与外延双重机制作用婚姻主体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中越跨界通婚的类型与促成途径 [J].
梁茂春 ;
陈文 .
南方人口, 2011, 26 (04) :22-30
[3]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研究(妇女篇)——以广西大新县德天村为例 [J].
李雪岩 ;
龙耀 .
世界民族, 2008, (04) :75-80
[5]   近二十年来两岸通婚模式的演进及趋势探析 [J].
庄渝霞 .
南方人口, 2007, (02) :23-31
[6]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中女性的身份认同思考——以广西大新县A村为例 [J].
李娟 .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01) :76-82
[8]   中越边民通婚的现状及法律思考 [J].
金治泉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1)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