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1月成都市区中学生心理状况

被引:11
作者
廖强
张建新
付登金
涂学刚
江玲
王玲
于肖楠
刘德辉
徐海港
温圆圆
赵天骄
都佳
裴小迪
沈丽琴
李朝英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
关键词
心理状况; 成都中学生; 汶川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成都市区中学生心理状况,为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区选取3324名中学生,做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6%、22.6%和22.1%;学生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从范围和程度上均体现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的趋势。结论汶川地震给成都市区中学生造成了心理影响,应该对成都市区中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情绪障碍的不同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930 / 9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湖南省中学生焦虑情绪现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胡明 ;
郑磊 ;
夏强 ;
邓艳霞 ;
胡国清 ;
孙振球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6) :592-594+597
[2]   中学生HBsAg携带者焦虑与抑郁状况的调查与干预效果评价 [J].
张子祥 ;
连志明 .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26) :109-109
[3]   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 [J].
董惠娟 ;
李小军 ;
杜满庆 ;
杨彦波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1) :153-158
[4]   PTSD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J].
王玉龙 ;
谢伟 ;
杨智辉 ;
彭勃 ;
王建平 .
应用心理学, 2005, (02) :176-180
[5]   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影响机制及个体的应对策略 [J].
周爱保 ;
何立国 .
河西学院学报, 2005, (01) :106-109
[6]   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J].
冯正直 ;
张大均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2) :11-13
[7]   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 [J].
俞杰 ;
徐美玉 ;
季建玲 ;
顾建辉 ;
张建忠 ;
王平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01) :72-73
[8]   农村初三女生抑郁情绪调查 [J].
陈俊 ;
任晓晖 ;
李宁秀 .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4) :283-283
[9]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J].
张洪波 ;
陶芳标 ;
曾广玉 ;
曹秀菁 ;
许韶君 ;
余霞玲 .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6) :497-498
[10]   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及其相关因素 [J].
赵丞智 ;
李俊福 ;
王明山 ;
范启亮 ;
张富 ;
张华彪 ;
汪向东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3)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