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

被引:52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间接正犯; 刑事司法; 间接正犯的形式; 认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间接正犯是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概念 ,在目前中国刑法和司法解释中尚未使用这一术语。但由于间接正犯能够准确而恰当地说明行为主体把一定的人作为中介实施其犯罪行为 ,而其所利用的中介由于某种情况不发生共犯关系的情形 ,这一问题在事实上早已进入我国刑法理论的研讨视野 ,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实际作用。那么 ,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应给予间接正犯以何种地位 ,怎样认识间接正犯的性质 ,如何把握间接正犯的形式 ,实践中如何对间接正犯加以认定 ,就成为需要研讨的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日、德刑法理论中的间接正犯
    马克昌
    [J]. 法学评论, 1986, (02) : 64 - 69
  • [2] 刍议教唆犯成立共同犯罪的要件和单独论处[J]. 石划.法学与实践. 1985 (06)
  • [3] 刑法疑案研究[M]. - 法律出版社 , 陈兴良主编, 2002
  • [4] 刑事审判参考[M]. - 法律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编], 2001
  • [5] 德国刑法教科书[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 2001
  • [6]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 - 法律出版社 ,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原著, 1998
  • [7] 共同犯罪论[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2
  • [8]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日)小野清一郎著, 1991
  • [9] 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日)福田平, 1986
  • [10] 论教唆犯[M].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吴振兴 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