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兼谈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演变

被引:26
作者
刘凤义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 制度核心; 外围制度; 绩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6 [劳动关系];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西方经济学把劳动者仅仅视为孤立的经济人或者生产要素,无法深入研究劳动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中,系统研究一定社会中的劳动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劳动关系的分析框架可以细化为"技术—制度—绩效"框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不仅能够研究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多样性问题,而且还可以指导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变化以及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0+159 +1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瑞典共享型劳资关系的形成、演变与绩效分析 [J].
刘凤义 ;
胡春玲 .
教学与研究, 2011, (11) :55-63
[2]   金融危机下的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基于广州市百家企业的调查 [J].
王永丽 ;
李菁 .
管理世界, 2011, (04) :173-174
[3]   金融危机与瑞典模式调整 [J].
沈文玮 ;
刘凤义 .
教学与研究, 2010, (07) :57-64
[4]   构建国家主导的企业职工权益保护体系 [J].
程恩富 ;
胡乐明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06) :40-44
[5]   新自由主义与日本模式的危机 [J].
刘凤义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 1 (02) :63-76
[6]   共享利益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原则 [J].
叶正茂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11) :52-57
[7]   企业理论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基于企业理论关于人的行为分析的比较研究 [J].
刘凤义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7) :37-40
[8]  
海派经济学.[M].程恩富; 顾海良; 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9]  
通往和谐之路.[M].荣兆梓; 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资本论Azi ben lun.[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