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滴定法测定宽体金线蛭抗凝血活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6
作者
刘义梅 [1 ]
喻珊 [1 ]
崔瑞勤 [1 ]
陈艳明 [2 ]
陈科力 [1 ]
机构
[1] 教育部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 牡丹江友博药业
关键词
宽体金线蛭; 抗凝血活性; 凝血酶滴定法; 滴定间隔时间; 凝血酶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对测定宽体金线蛭抗凝血活性的凝血酶滴定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用白瓷点滴板代替试管进行滴定反应(简称白瓷板法),考察白瓷板法和常规的试管法、不同凝血酶滴定间隔时间和凝血酶浓度对抗凝血活性测定的影响。结果:在同样条件下,白瓷板法测定抗凝血活性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较试管法高。用白瓷板法测定,宽体金线蛭样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0.125~0.333 g·ml-1)、凝血酶浓度为20 u·ml-1或10 u·ml-1时,每隔1 min滴加1次,每次5μl,样品浓度与消耗的凝血酶体积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961和0.992;所测得样品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33.08±2.64)和(31.24±1.32)u·g-1,RSD分别为8.0%和4.2%;对于0.333 g·ml-1的样品,其测量产生的理论误差不大于10%和5%。结论:白瓷板法可用于测定宽体金线蛭样品的抗凝血活性,用10 u·ml-1的凝血酶溶液,每分钟滴加一次,每次5μl进行测定,其线性和精确度均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89 / 7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宽体金线蛭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 [J].
万明 ;
汪蜜 ;
刘义梅 ;
喻珊 ;
陈科力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 (06) :414-417
[2]   宽体金线蛭鲜品和干品提取物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 [J].
万明 ;
唐仕欢 ;
游云 ;
刘义梅 ;
陈科力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1 (01) :47-50
[3]   水蛭素基础及临床研究发展状况 [J].
赵恒利 ;
崔晞 ;
郭瑞臣 .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05) :321-324
[4]   菲牛蛭素体内外抗凝实验研究 [J].
黄爱民 ;
黎肇炎 ;
廖共山 ;
黄红坤 ;
班建东 ;
林发全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01) :30-32
[5]   四种不同品种水蛭生物活性的研究与比较 [J].
吴志军 ;
张灵霞 ;
于立华 .
中成药, 2006, (02) :232-234
[6]   水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探讨综述 [J].
修霞 ;
聂海燕 ;
韩红霞 ;
周敏 .
中国热带医学, 2005, (08) :1733-1734
[7]   以抗凝血活性指标筛选水蛭的提取工艺 [J].
董晓云 ;
饶高雄 ;
林亚明 ;
淤泽溥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 (03) :23-25
[8]   水蛭水煎液抗栓作用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 [J].
朱正光 ;
吴曙光 ;
孙燕荣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1, (05) :229-231
[9]   七种水蛭抗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研究 [J].
李文廖 ;
福龙 ;
殷晓杰 ;
彭健 ;
欧兴长 ;
张秋海 ;
丁家欣 ;
杨潼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7, (05) :33-35
[10]   四种水蛭抗凝血酶作用的研究 [J].
欧兴长 ;
张秋海 ;
丁家欣 ;
刘振丽 ;
张玲 ;
杨潼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6, (02)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