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之晋豫比较——以豫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6
作者
郝平
翟军
机构
[1]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丁戊奇荒; 灾情; 赈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6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时期(1860~190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光绪初的"丁戊奇荒"中,晋豫两省受灾最重,而二者相较,又以晋为最。内外交困的晚清政府无力单独承担起赈灾重任。在这种情况下,义赈和洋赈(传教士赈济)兴起,成为官赈的有益补充。山西省政府掌门人自身的影响力和该省地理位置对于京师的重要性,促使官赈向山西倾斜。由于河南经济发展滞后,民间救济力量薄弱,所以江南义赈将重心放在了河南。由于进入河南赈灾受挫,无奈之下,外国传教士的赈济将重心放在了山西,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灾荒压力。总之,各种救济力量抉择与施赈重心的不同,成为晋豫两省在应对此次大灾中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