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硅白云母过剩Ar成因及绿辉石Ar-Ar年龄谱意义:以南大别超高压榴辉岩为例

被引:15
作者
王松山
葛宁洁
桑海清
裘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
关键词
南大别地体; 超高压变质岩; 多硅白云母; 绿辉石; 过剩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南大别碧溪岭和横冲两地超高压榴辉岩中多硅白云母和绿辉石的Ar 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揭示出多硅白云母过剩氩的含量高达 ( 0 .4~ 1 .3)× 1 0 -8mol·g-1,进而提出 ,超高压条件下游离Ar从介质向矿物的反向扩散是产生过剩氩的重要条件 .绿辉石Ar Ar年龄谱难以支持加里东期和前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的观点 .
引用
收藏
页码:2607 / 26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Ⅱ.锆石U-Pb同位素体系 [J].
李曙光 ;
李惠民 ;
陈移之 ;
肖益林 ;
刘德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00-206
[2]   冀东太平寨麻粒岩中的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桑海清,王松山,裘冀 .
岩石学报, 1996, (03) :390-400
[3]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Ⅰ.Sm-Nd同位素体系[J]. 李曙光,E.Jagoutz,肖益林,葛宁洁,陈移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03)
[4]   大别山超高压石榴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钻石U-Pb年龄 [J].
刘晓春,李惠民,左义成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6, (01) :10-13
[5]   大别-苏鲁榴辉岩带的岩石学、变质作用过程及成因研究 [J].
张泽明 ;
游振东 ;
韩郁菁 ;
桑隆康 .
地质学报, 1995, (04) :306-325
[6]   大别山碧溪岭石榴橄榄岩-榴辉岩体的原岩性质及同位素年代学的启示 [J].
刘若新,樊棋诚,李惠民,张旗,赵大升,马宝林 .
岩石学报, 1995, (03) :243-256
[7]   大别山含柯石英榴辉岩区——一个晚太古代的超高压变质带 [J].
曹荣龙 ;
朱寿华 .
地质学报, 1995, (03) :232-242
[8]  
高温高压下黑云母中氩扩散研究[J]. 陈道公,贾命命,李彬贤,陆全明,谢鸿森,侯渭.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2)
[9]   中国东部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PTt轨迹研究 [J].
韩宗珠,赵广涛,胡受奚,赵懿英,徐兵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1) :86-97
[10]   氩-氩定年法国际标准物质BSP-1角闪石的研制 [J].
王松山 ;
胡世玲 ;
桑海清 ;
裘冀 ;
U.G.Cordani ;
K.Kawashita .
岩石学报, 1992, (02) :1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