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陕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海南岛的寒武纪高肌虫化石

被引:9
作者
霍世诚
舒德干
张喜光
崔智林
同号文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高肌虫; 腹边缘; 后边缘; 铰合线; 下寒武统; 边缘沟; 前背角; 竹寺; 登记号; 黑色页岩; 背边; 层位; 水井沱组; 图版; 化石; 寒武纪; 陕西; 海南岛; 湖北; 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肌虫的分类位置长期悬而未决。在充分讨论了双瓣壳甲壳动物软体与外壳的关系及其分类历史之后,作者提出双瓣壳甲壳动物较高阶元分类的六条标准:①两壳闭合时后端是否存在裂隙及其性质,②壳瓣的数目,③壳质成分,④肌痕的位置,⑤壳瓣铰合的性质,⑥生长线的有无。基此,可以认为高肌虫包括有分别与介形类和叶虾类接近的两大类别,命名为无腹亚目和具腹亚目。高肌虫的世界分布可以概括为三个大区,大致与早寒武世三叶虫三个区相对应;我国西南地区三个北东、南西向的分区中,西区以南郑虫——汉中虫——昆明虫为代表,而中区则以遵义虫为基本特征,东区尚缺代表。基于西区几十个剖面的第一手实际材料,可将该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按高肌虫分为五个生物带:①汉江虫——南郑虫带;②汉中虫——峨眉虫带;③假昆明虫——窄脊窄脊昆明虫带,④帽天山昆明虫带和⑤尖锐粗脊昆明虫带。一些高肌虫壳体背边清晰的韧带型铰合构造的发现对于整个铰合构造的起源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另一些高肌虫看到了清晰的眼瘤及其明确的位置。本文报道的高肌虫采自陕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和海南岛,总共包括六个新属,三个新亚属,三十四个新种和六个新亚种。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6+129 +129-130
页数:2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