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伊敏河过去135年以来年径流总量的树轮重建

被引:7
作者
包光 [1 ,2 ]
刘禹 [2 ,3 ]
刘娜 [1 ]
机构
[1] 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呼伦贝尔; 伊敏河; 年径流; 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湿度敏感的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与区域平均最高温度、降水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分析结果,重建了该区域公元1868~2002年伊敏河年径流总量.统计检验表明模型稳定可靠,其方差解释量达52.2%.在135年的径流重建序列中,极端干湿年份相当,分别占总年份的15.6%(21/135)和14.1%(19/135).连续2年以上的极端干旱时段出现在1950~1951,1986~1987,1905~1909,1926~1928,1968~1969,1919~1920年;湿润时段为1954~1959,1932~1934,1939~1940,1990~1991年.区域水文序列对比显示,伊敏河年径流总量与蒙古高原中、东部树轮径流或年表序列具有同步变化趋势.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及其邻近地区水文气候要素变化与大尺度的气候驱动(PDO,ENSO及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变化)和太阳活动有一定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47 / 11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王晓春 ;
宋来萍 ;
张远东 .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03) :294-302
[2]   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的树轮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 [J].
勾晓华 ;
邓洋 ;
陈发虎 ;
杨梅学 ;
方克艳 ;
高琳琳 ;
杨涛 ;
张芬 .
科学通报, 2010, 55 (33) :3236-3243
[3]   树轮记录的吕梁山地区公元1836年以来5~7月平均气温变化 [J].
蔡秋芳 ;
刘禹 ;
包光 ;
雷莺 ;
孙铂 .
科学通报, 2010, (20) :2033-2039
[4]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历史重建及与区域温湿变化关系的讨论 [J].
杨保 ;
谭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880-887
[5]   海拉尔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J].
郭海丹 .
内蒙古水利, 2008, (03) :71-73
[6]   140年来腾格里沙漠南缘树木年轮记录的降水量变化 [J].
高尚玉 ;
鲁瑞洁 ;
强明瑞 ;
哈斯 ;
张登山 ;
陈原 ;
夏虹 .
科学通报, 2006, (03) :326-331
[7]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355a来年径流量的重建与分析 [J].
袁玉江 ;
喻树龙 ;
穆桂金 ;
陈发虎 ;
龚原 ;
刘斌 ;
朱云川 ;
郭建国 .
冰川冻土, 2005, (03) :411-417
[8]   黑龙江漠河兴安落叶松与樟子松树轮生长特性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J].
王丽丽 ;
邵雪梅 ;
黄磊 ;
梁尔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280-285
[9]   漠河樟子松树轮指数与标准化植被指数的关系研究 [J].
何吉成 ;
王丽丽 ;
邵雪梅 .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252-257
[10]   我国近50年旱涝灾害时空变化及监测预警服务 [J].
张强 ;
高歌 .
科技导报, 2004, (07)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