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证据与辅助证据

被引:60
作者
周洪波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实质证据; 辅助证据; 界分原理; 规范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实质证据与辅助证据的类型区分及其规范意义,在理论上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其在法律和法学上都具有普遍的基础性,尤其对中国问题具有特别的针对性。界分这两类证据的基本标准是,在证明逻辑上看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是否具有"生成"意义上的证据相关性,有则为实质证据,无则为辅助证据。从刑事诉讼的角度来说,区分这两类证据的规范意义在于,能够较为具体地说明与刑事诉讼有关的许多职权行为应有的合理证据规范,以及中国在刑事证据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应有的法律变革。今后,应当在理论上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在立法尤其是法律解释上明确这两类证据的区分并对其运用进行合理规范。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7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M].(美) 麦克尔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美国刑法精解.[M].(美) 德雷斯勒;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反思刑法.[M].(美) 弗莱彻; 著.华夏出版社.2008,
[4]  
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和整合.[M].卞利;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5]  
证据法学概论.[M].陈界融;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美国刑事诉讼.[M].(美) 戴尔卡门;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  
刑事诉讼法.[M].林钰雄;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美国刑事诉讼法.[M].王兆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证据法学.[M].卞建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0]  
证据法学.[M].何家弘;刘品新著;.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