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风险特性及其治理之道

被引:13
作者
姜方炳
机构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杭州行政学院)市情研究所
关键词
网络暴力; 风险; 失范行为; 治理共同体;
D O I
10.16029/j.cnki.1008-410X.2016.05.015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前人们对"网络暴力"内涵的解析虽已逐渐由"暴力信息论"向"暴力行为论"转变,但没有深刻揭示它基于网上网下的群体交互行动而具有的风险特性,即行为事件的突发性、实施主体的模糊性、演化过程的难控性、表现形式的舆论性、行为后果的实在性和不确定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暴力治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风险治理。其治理之道,应在于确立"多元合作,共担风险"的理念,积极促进政府、市场、社会、网民群体等多方力量的介入、互动和合作,从而构造一个"党政主导、法治保障、技术支撑、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风险治理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网络舆情不等于网络民意——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思考 [J].
郑雯 ;
桂勇 .
新闻记者, 2014, (12) :10-15
[2]   现实世界能否影响网络社会?——一项基于社会群体视角的研究尝试 [J].
桂勇 ;
郑雯 .
新闻大学, 2014, (06) :77-81
[4]   网络暴力来自何方 [J].
Peter Coffee .
每周电脑报, 1999, (09) :99-99
[5]  
社交网络时代的舆情管理.[M].喻国明;李彪.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6]  
网络与网络公民文化.[M].孙卫华;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7]  
拒绝“负”联网.[M].曾静平;谢永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8]  
网络舆论.[M].余秀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  
集体暴力的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  
网络传播革命.[M].蔡文之;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