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力河流域丹顶鹤繁殖期生境景观连接度分析

被引:25
作者
朱丽娟
刘红玉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境; 景观连接度; 景观制图; 缓冲区分析; 挠力河流域; 丹顶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将景观连接度分析引入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丹顶鹤繁殖期生境的研究中,确定食物、水、隐蔽所、干扰为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繁殖期丹顶鹤的生境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对HSI模型值(Ih,s)进行景观制图并纠正,以此为基础,根据丹顶鹤的领域性和繁殖期最小需求面积,利用缓冲区分析,得到丹顶鹤生境景观连接度可视图,划定景观连接度区域。结果显示:(1)丹顶鹤生境破碎化严重。丹顶鹤适宜生境中的小斑块(面积小于0.1 km2)数量较多,占71.88%,且多呈岛状分布。(2)人类活动是丹顶鹤生境面积缩减及破碎化的主要原因。丹顶鹤的适宜生境面积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35%。(3)景观连接度、景观斑块间的渗透性是丹顶鹤对适宜生境利用程度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景观连接度的影响,丹顶鹤可利用生境面积进一步缩小,仅占适宜生境面积的78.37%。(4)具有一定水平景观连接度的区域沿河流两侧呈条带状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83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3S与模型方法在湿地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J].
郭程轩 ;
徐颂军 ;
袁中友 .
生态科学, 2007, (03) :250-255
[2]   “3S”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J].
周源 ;
肖文发 ;
范文义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7, (02) :38-44
[3]   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 [J].
陈利顶 ;
吕一河 ;
傅伯杰 ;
卫伟 .
生态学报, 2006, (03) :663-670
[4]   我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网络设计 [J].
徐海根 ;
王连龙 ;
包浩生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4) :5-9
[5]   湿地景观变化对水禽生境影响研究进展 [J].
刘红玉 ;
杨青 ;
李兆富 ;
佟守正 ;
张世奎 .
湿地科学, 2003, (02) :115-121
[6]   中国水禽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J].
盛连喜 ;
何春光 ;
万忠娟 .
湿地科学, 2003, (01) :26-32
[7]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 [J].
傅伯杰,陈利顶 .
地理学报, 1996, (05)
[8]  
湿地景观变化与环境效应[M]. 科学出版社 , 刘红玉, 2005
[9]  
丹顶鹤研究[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马逸清, 2002
[10]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傅伯杰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