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教育学体系形式的历史考察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晓鹏
机构
:
[1]
复旦大学高教研究所
来源
:
江西教育科研
|
1992年
/ 02期
关键词
:
出版;
凯洛夫;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O I
:
10.16477/j.cnki.issn1674-2311.1992.02.01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我们对于教育学体系形式思索的实际情形,恰恰也是如此。很多人说,我国现行教育学体系就是苏联凯洛夫的那种体系。这种说法正确吗?凯洛夫教育学体系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我们将追溯到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教育学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苏联师范教育.[M].[苏]帕纳钦(Ф·Г·Паначин) 著;李子卓;赵玮 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
大教学论.[M].(捷)夸美纽斯(J.A.Comenius)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教育学初级读本.[M].(苏)斯米尔诺夫(М.Т.Смирнов)撰;陈侠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
1
→
共 3 条
[1]
苏联师范教育.[M].[苏]帕纳钦(Ф·Г·Паначин) 著;李子卓;赵玮 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
大教学论.[M].(捷)夸美纽斯(J.A.Comenius)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教育学初级读本.[M].(苏)斯米尔诺夫(М.Т.Смирнов)撰;陈侠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