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新发展:地缘环境探索

被引:59
作者
胡志丁 [1 ,2 ]
曹原 [1 ]
刘玉立 [1 ]
葛岳静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政治地理学; 地缘环境; 地缘体; 地缘关系;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5.025
中图分类号
K901.4 [政治地理学、地缘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政治地理学以其宏观的思维模式、鲜明的理论格调和对现实国际问题的敏感关注,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政治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不温不火。政治地理学的这种发展状态明显与我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复杂的政治地理位置不相符。本文以最近召开的两次"地缘环境"研究研讨会为背景,简要回顾我国政治地理学发展历程和早期地缘环境研究的概况,从探讨地缘环境涉及的基础性的概念出发,初步给出了地缘环境的定义、构成、分类、空间尺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   批判地缘政治学的发展与地缘政治研究的未来 [J].
葛汉文 .
国际观察, 2010, (04) :42-48
[3]   中国陆海复合地缘环境的形成及其战略选择 [J].
万年庆 ;
王义民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4) :377-381
[4]   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展望 [J].
刘云刚 .
人文地理, 2009, 24 (02) :12-16+28
[5]   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环境分析及中国的突围策略 [J].
赵旭 ;
董秀成 .
改革与战略, 2008, (03) :23-26
[8]   国际秩序转型中的东北亚安全合作——地缘环境、意识形态与一般原则 [J].
郭锐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6, (04) :1-4
[9]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与西部地缘安全 [J].
高德胜 .
阴山学刊, 2004, (03) :85-89
[10]   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与其地缘环境的关系 [J].
林克印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4, (04) :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