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概念的分立论——基于中国语境的考察

被引:12
作者
霍海红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明责任; 概念分立; 中国语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的出现带来了证明责任理论的世界性革命,我国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证明责任理论研究也是从它开始的。然而至少在中国语境中,双重含义说的概念框架无法完成区分和界定证明责任的任务,它无法保证理论上的确定和明晰、无法实现司法过程的有效理解与沟通,也无法完成科学和规范立法的任务。应将结果证明责任与行为证明责任在术语上明确区分为"证明责任"和"提供证据责任",并从学术领域开始逐步放弃常引人误解的"举证责任"术语,从而固定双重含义说的革命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3+189 +189-1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含义新探 [J].
李浩 .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6, (03) :43-45
[2]  
民事诉讼法.[M].齐树洁;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  
新堂民事诉讼法.[M].(日) 新堂幸司; 著.法律出版社.2008,
[4]  
民事诉讼法.[M].江伟;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逻辑学导论.[M].(美) 柯匹; (美) 科恩;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立法札记.[M].顾昂然; 著.法律出版社.2006,
[7]  
程序与民主.[M].[意]皮罗·克拉玛德雷(PieroCalamandrei)著;翟小波;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05,
[9]  
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M].张卫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M].叶自强著;.法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