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北地区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14
作者
李在光
杨占龙
李琳
郭精义
黄云峰
吴青鹏
李红哲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胜北地区; 油气层; 油气类型; 砂层组; 盖层; 构造位置; 分布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钻井、试油成果证实,胜北地区油气的纵向分布层位多,油气类型多,成藏规律比较复杂。通过对胜北地区已知油气层与区域生储盖、上覆地层岩性与油气层和产量、油气层位置与构造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J2q油气层是该地区自生自储式含油气组合的主力油气层,在下生上储式含油气组合中,应将J3k、K1、K1l油气层作为主要勘探对象;油气大多保存于砂层组的顶部,油气层产量与上覆盖层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构造位置的升高,油气层地质层位也依次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以JH盆地XN地区为例 [J].
杨占龙 ;
郭精义 ;
陈启林 ;
黄云锋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628-632
[2]   气藏综合描述技术在吐哈盆地鄯勒地区第三系浅层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J].
张虎权 ;
于均民 ;
李在光 ;
陈涛 ;
季卫华 ;
高成全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62-67
[3]   冲积扇相储层沉积微相分析——以吐哈盆地鄯勒油气田第三系气藏为例 [J].
古莉 ;
于兴河 ;
万玉金 ;
杜秀芳 ;
帅勇乾 ;
闫伟鹏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82-86
[4]   应用地球物理综合技术预测盐湖沉积的含油性 [J].
彭路平 ;
李在光 ;
曹正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5-7+17
[5]   吐哈盆地亚含油气系统划分及评价 [J].
姜振学 ;
刘和甫 ;
黄志龙 ;
郝石生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9, (04) :3-7+105
[6]   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油气成藏条件 [J].
涂小仙 ;
梁浩 ;
黄卫东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6) :20-23+87
[7]   吐哈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及勘探方向 [J].
袁明生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2) :3-5
[8]   吐哈盆地油气系统的类型与演化特征 [J].
李伟,牛嘉玉,赵文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313-320
[9]  
吐哈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实践[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袁明生等编著, 2002
[10]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捷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