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

被引:14
作者
汪筱林
周忠和
贺怀宇
金帆
王元青
张江永
王原
徐星
张福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内蒙古宁城; 道虎沟化石层; 义县组; 地层层序; 早白垩世; 热河生物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6 [各地层古生物分布]; P534.53 [白垩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内蒙古宁城盆地东南缘含道虎沟生物群岩石地层序列特征及时代归属 [J].
柳永清 ;
刘燕学 ;
李佩贤 ;
张宏 ;
张立君 ;
李寅 ;
夏浩东 .
地质通报, 2004, (12) :1180-1187
[2]   内蒙古宁城地区道虎沟化石层同位素年代学 [J].
陈文 ;
季强 ;
刘敦一 ;
张彦 ;
宋彪 ;
刘新宇 .
地质通报, 2004, (12) :1165-1169
[3]   内蒙古中生代有尾两栖类一新种:道虎沟辽西螈 [J].
王原 .
科学通报, 2004, (08) :814-815
[4]   内蒙古宁城县道虎沟叶肢介化石群的时代 [J].
沈炎彬 ;
陈丕基 ;
黄迪颖 .
地层学杂志, 2003, (04) :311-313+373
[5]   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翼手龙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J].
汪筏林 ;
周忠和 .
科学通报, 2002, (20) :1521-1527+1601
[6]   道虎沟生物群(前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时代 [J].
张俊峰 .
地层学杂志, 2002, (03) :173-177+215
[7]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侏罗纪地层划分及时代探讨 [J].
任东 ;
高克勤 ;
郭子光 ;
姬书安 ;
谭京晶 ;
宋卓 .
地质通报, 2002, (Z2) :584-591
[8]   宁城中生代道虎沟生物群中两类具原始羽毛翼龙的发现及其地层学和生物学意义 [J].
季强 ;
袁崇喜 .
地质论评, 2002, (02) :221-224+226
[9]   热河生物群发现带“毛”的翼龙化石 [J].
汪筱林 ;
周忠和 ;
张福成 ;
徐星 .
科学通报, 2002, (01) :54-58+83
[10]  
义县组同位素年代新证据及土城子组40Ar/39Ar年龄测定[J]. C.C.SwisherⅢ,汪筱林,周忠和,王元青,金帆,张江永,徐星,张福成,王原.科学通报. 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