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学分级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判别及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23
作者
宋世兵
侯宽永
袁炯
修典荣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外科
关键词
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出血性,CT成像;
D O I
10.13437/j.cnki.jcr.1997.03.014
中图分类号
R576 [胰腺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分类标准和预后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搜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9例,早期均行非手术治疗,均于入院后72小时内行动态CT扫描,按CT影像学表现,将胰腺坏死分为3型,即点片状坏死、段状坏死(坏死部分超过整个胰腺的1/3,坏死范围贯穿胰腺全层)、全胰腺坏死(超过胰腺80%的段状坏死)。点片状坏死作为基本记分,坏死部位分为胰头、胰体及胰尾,每一部位计1分;段状坏死3分;全胰腺坏死计6分。渗出部位按左右肾前筋膜、小网膜囊、胰腺被膜下及腹水统计,每一部位计1分。按CT影像学的表现进行分级,总分≤3分为轻型,4~5分为中型,≥6分为重型。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别指标:发热时间(体温超过38℃)、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器官功能受损情况、假性囊肿形成情况、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等。按CT影像学分级的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39例患者又按Balthazar分级。结果:E级20例,D级12例,C级7例,各级与临床病情轻重及预后无相关性。按本方法进行CT分级,39例患者中,轻型12例,中型17例,重型10例。轻型患者的临床恢复过程较重型顺利,轻型及中型患者的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均较重型患者明显为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因素(综合报道) [J].
王彦斌 ;
赵平 .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4, (05) :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