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波晒青对单枞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王登良 [1 ]
张灵枝 [1 ]
毛明辉 [2 ]
江绍基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研究所
[2] 广州市和润堂保健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3] 中山大学激光与光谱学研究所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光波; 单枞茶; 晒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晒青是乌龙茶制造的关键工序,但晒青易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春季多雨与单枞茶鲜叶高产、质优,却难以发挥其优良品质的矛盾;用几种滤光材料,从日光中获得连续的光波段对单枞茶进行晒青,以期找出较佳的光波段,为人工模拟日光萎凋、实现全天候人工控制晒青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与茶鲜叶相比,5种光处理晒青叶中品质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去紫外光膜(透过的波长大于400 nm)的处理晒青叶的多酚类物质保留量最多,而醚浸出物的减少量最大;黄色滤光膜(透过的波长大于520 nm)的处理晒青叶中氨基酸的增加量最多;毛茶品质成分,以黄色滤光膜处理多酚类含量、氨基酸含量、水溶性糖含量、醚浸出物含量均为最高,其品质得分最高;去紫外光膜处理氨基酸含量、水溶性糖含量、醚浸出物含量均较其它处理低,而酯型儿茶素/简单儿茶素的值较其它处理高。全光谱和透红外膜(透过的波长大于720 nm)处理毛茶中品质成分含量均居中,与毛茶感官审评结果中两处理品质相当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茶叶香气生成机理的研究 [J].
郭雯飞 .
中国茶叶加工, 1996, (04) :34-37
[2]   岭头单丛茶的特点及在全省推广的表现 [J].
伍锡岳 ;
刘福益 .
广东茶业, 1995, (02) :1-5+30
[3]   不同光质萎凋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J].
危赛明 .
福建茶叶, 1992, (03) :6-10
[4]   不同光质萎凋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附视频 [J].
吴秋儿 ;
揭泉源 .
中国茶叶, 1987, (05) :30-32
[5]  
宛晓春主编.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美]史密斯(K·C·Smith) 著,沈海 译.光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