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麦幼苗毒性指标标征土壤Cd污染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杨林书,吴姈正,王宏康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科院环境水化学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污染临界值,麦苗含Cd量,幼苗POD活性,土壤Cd污染,最佳采样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用盆栽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含Cd量、生物减产量和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突变点所对应的土壤含Cd量标征土壤Cd污染,结果表明是可行的。麦苗在三叶期、返青期、拔节期三段苗期,其地上部分的含Cd量都比抽穗期、成熟期的茎、叶、籽粒高,且与籽粒含Cd量、土壤投Cd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苗含Cd量与苗POD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据上三个毒性指标所计算的土壤Cd污染临界值分别为:达标临界值为0.72mg/kg,减产临界值为16.75mg/kg,POD活性转折临界值为6mg/kg。三段苗期皆可为采样期,而以三叶期为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污泥施肥铅对作物污染的研究 [J].
杨卓亚 ;
王宏康 .
环境科学, 1993, (06) :8-11+37
[2]   土壤中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J].
王宏康 .
环境化学, 1991, (05) :35-42
[3]   中国主要类型土壤Cd、Pb、Cu和As的主要生态学指标和临界含量 [J].
土壤环境容量协作组 .
环境科学, 1991, (04) :29-34+95
[4]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酶学诊断——紫色土中的镉、铜、铅、砷对水稻根系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J].
吴家燕 ;
夏增禄 ;
巴音 ;
李森照 .
环境科学学报, 1990, (01) :73-77
[5]  
中国土壤环境容量[M]. 地震出版社 , 夏增禄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