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103
作者
朱雪欣 [1 ,2 ]
王红梅 [1 ,3 ]
袁秀杰 [2 ]
侯欣欣 [3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位; 空间变化管理; 优化; ARCGIS; 适宜性评价; 农村居民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在用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广东清远地区,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需要对农村居民点迁、并、撤等进行整理。该文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适宜分值,利用最小限制因子方法,将佛冈县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转化型、城乡联合型、发展型、限制发展型和迁弃型5种整理类型。同时,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因素的限制等级,将其临近区分成可转为建设用地的优先等级区。最后,根据优先等级区的位置和面积,结合2020年佛冈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值,对不同整理类型的农村居民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空间格局优化。优化结果为:城镇转化型和迁弃型农居全部转化为其他用地类型,扩大城乡联合型农居至1108.04hm2,缩小限制发展型农居至753.1hm2。该研究为农居整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广东省佛冈县城乡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J].
朱雪欣 ;
王红梅 ;
袁秀杰 ;
关利民 ;
廖丽君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8) :51-57
[2]   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 [J].
李君 ;
李小建 .
人文地理, 2008, (04) :23-27
[3]   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J].
闫庆武 ;
卞正富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3) :57-61
[4]   基于GIS技术的宽甸县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范红梅 ;
王秋兵 ;
边振兴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99-103
[5]   大都市城乡交错带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J].
孔祥斌 ;
孙宪海 ;
王瑾 ;
王健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2) :45-49
[7]   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J].
陈振杰 ;
李满春 ;
刘永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80-184
[8]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勇 ;
吴次芳 ;
杨志荣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68-73
[9]   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焕 ;
徐逸伦 ;
魏宗财 .
热带地理, 2008, (01) :68-73
[10]   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J].
谷晓坤 ;
陈百明 ;
代兵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