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及周边地区TBB季节内振荡及其与ENSO的联系

被引:13
作者
梁建茵
林爱兰
李春晖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季节内振荡; 小波变换; 南海及周边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利用1980~1997年TBB资料,采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南海及周边地区季节内振荡(ISOs)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TBB具有相似的ISOs特征,其年变化表现为单峰型,夏秋季强,冬春季弱,而孟加拉湾地区的ISOs有所不同,呈双峰型,峰值出现5月和11月。南海地区ISOs的周期结构具有复杂性,主要有两个周期段,即以53.8d为峰值的50~70d振荡(ISO1)和以32d为峰值的13~36d振荡(ISO2)。南海地区ISO1的年际变化与周边地区(孟加拉湾、菲律宾以东洋面以及南半球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之间洋面)ISO1的年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这种ISO1的年变化为较大范围的区域现象;而南海地区ISO2的年际变化与周边地区相关性不显著,为局地现象。影响南海地区ISOs的传播具有多向性,ISO1以东传为主,ISO2以西传为主,它们都具有北传的特征。可见,南海地区ISOs既受到来自赤道地区的影响,也受到来自西太平洋和孟加拉湾的影响,同时南海地区局地也可以生成强烈对流活动,从而使得南海地区对流的ISOs变得复杂化。统计结果发现,ENSO与ISO1有密切的联系,但对ISO2的影响不明显。ENSO对ISO1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南海地区,对孟加拉湾和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ISO1有更加明显影响作用,负相关表明ENSO冷事件发生时上述地区ISO1受到压制。可以推测,ENSO通过对热带大气环流(特别是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来对南海及周边地区ISO1进行调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南海及周边地区TBB年及以上时间尺度振荡特征诊断研究
    梁建茵
    李春晖
    吴尚森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 1 - 11
  • [2] 南海夏季风暴发过程的低频特征
    宋焱云
    谢安
    毛江玉
    叶谦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2) : 35 - 40
  • [3] 南海夏季风的低频特征
    林爱兰
    [J]. 热带气象学报, 1998, (02) : 18 - 23
  • [4]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in 15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results from an AMIP diagnostic subproject[J] . J. M. Slingo,K. R. Sperber,J. S. Boyle,J.-P. Ceron,M. Dix,B. Dugas,W. Ebisuzaki,J. Fyfe,D. Gregory,J.-F. Gueremy,J. Hack,A. Harzallah,P. Inness,A. Kitoh,W. K.-M. Lau,B. McAvaney,R. Madden,A. Matthews,T. N. Palmer,C.-K. Parkas,D. Randall,N. Renno.Climate Dynamics . 199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