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核在躯体传入冲动抑制防御性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4
作者
樊一平,张荣宝
机构
[1] 浙江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伏核;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腓深神经;防御性心血管反应;降压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1 [血液与循环生理];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损毁伏核可明显削弱电刺激腓深神经(DPN)对兴奋下丘脑背内侧核诱发的升压反应和心肌缺血的抑制作用(P<0.05,P<0.01)。电刺激伏核可引起明显的降压效应。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vPAG)微量注射纳洛酮可明显衰减伏核的减压效应;损毁vPAG甚至可翻转伏核的减压效应,引起轻度升压(P<0.01)。损毁弓状核后伏核的减压效应基本消失;弓状核内微量注射纳洛酮明显衰减伏核的减压效应。故DPN传入冲动可能通过伏核-弓状核-vPAG通路,继而下行抑制延髓、脊髓心血管中枢,内阿片肽参于伏核对弓状核与vPAG的调节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4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