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被引:96
作者
路贵和
戴景瑞
张书奎
李文明
陈绍江
鄂立柱
张义荣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原种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北京,北京,甘肃张掖,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抗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目前我国科研育种和生产中84份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干旱胁迫处理,依据成熟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剖析其抗旱性,发现我国玉米自交系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抗旱类型及抗旱丰产类型,它们是我国玉米抗旱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发现,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性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材料表现生育中、后期均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一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强的抗旱性;抗旱丰产性分析发现,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指数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材料穗粒数、百粒重抗旱指数均较高,有些材料穗粒数抗旱指数较高,还有些材料百粒重抗旱指数较高,表明不同的玉米能够以不同的途径实现抗旱丰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284 / 12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耐旱系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J].
付凤玲 ;
周树峰 ;
潘光堂 ;
杨婉身 ;
荣廷昭 .
作物学报, 2003, (03) :468-472
[2]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旱性差异及改良 [J].
李新海 ;
高根来 ;
梁晓玲 ;
袁力行 ;
李明顺 ;
张世煌 .
作物学报, 2002, (05) :595-600
[3]   旱地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J].
山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848-855
[4]   荒漠绿洲主要作物及不同种植方式需水规律研究 [J].
苏培玺 ;
杜明武 ;
赵爱芬 ;
张小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79-85
[5]   玉米雌雄穗开花间隔影响穗粒数的潜在原因研究 [J].
张凤路 ;
陈景堂 ;
G.O.Edmeades .
玉米科学, 2002, (02) :53-55
[6]   玉米雌雄穗开花间隔与产量关系研究 [J].
张凤路 ;
D.Kirubi .
作物学报, 2002, (01) :76-78
[7]   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与选择 [J].
赵欣欣 ;
贾恩吉 ;
于运国 ;
何文安 ;
陈学求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6-61
[8]   玉米耐旱性鉴定与耐旱性育种初报 [J].
陈学求 ;
栾立明 ;
贾恩吉 ;
温克明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8-12
[9]   作物抗旱指数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J].
兰巨生 ;
胡福顺 ;
张景瑞 .
华北农学报, 1990,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