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重工业区与污灌区植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

被引:57
作者
王庆仁
刘秀梅
董艺婷
崔岩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山东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 污染; 富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我国几个典型重工业区和污灌区木本植物、水生或湿地植物、农作物以及蔬菜、杂草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野外调查与采样分析。结果说明,相同条件下,垂柳、紫穗槐和女贞对Mn的吸收量较大,臭椿和紫穗槐对Cr和Zn、爬墙虎对Cu、臭椿对Cd和Pb的吸收能力均较强,而悬铃木、油松、芙蓉等相同条件下叶内浓度却很低。湿地植物对Zn的吸收累积能力接近或已经达到对重金属的“超富集”水平(≥1000mg·kg-1),凤眼莲对Cr和Cu的吸收量分别是其它水生与湿地植物平均值的12与4倍,湿地植物水芹对Ni和Cd的吸收累积明显高于水生植物。蔬菜和水稻对Cd、Cr、Zn的吸收累积量较高。对水稻,这3种元素主要积累在果实部位,说明该类污染土壤种植水稻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性更大,而在土壤Cd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种植小麦导致污染的可能性大于玉米。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149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整治有效途径 [J].
王庆仁 ;
崔岩山 ;
董艺婷 .
生态学报, 2001, (02) :326-331
[2]   论合理施肥与土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J].
王庆仁 ;
李继云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2) :117-125
[3]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J].
沈德中 .
生态学杂志, 1998, (02) :59-64+49
[4]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污染[M]. 科学出版社 , 陈怀满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