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中后期二化螟为害特点及严重发生原因剖析

被引:6
作者
沈建新
张惠琴
张水妹
董国堃
机构
[1] 浙江省仙居县农技推广中心
[2] 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
关键词
二化螟; 晚稻中后期; 隐蔽性; 防治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 ,浙江省仙居县晚稻中后期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为害日趋严重。分析原因 ,一是单季稻等桥梁田面积的不断扩大 ,使 8月底至 9月上旬田间出现了全年发生量最大的 2代主蛾峰 ,卵孵化盛期与连作晚稻抽穗期吻合 ;二是冬春气温升高 ,发生期提早 ,2代虫源寄主、水稻移栽期等的多样化 ,使 3,4代发生期拉长 ;三是因 3代主峰和 4代的螟害发生具有“隐性”的特点 ,其测报和防治工作被忽视 ;四是二化螟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提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二化螟种群突增机制及控制对策研究 [J].
周社文 ;
肖一龙 .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0, (03)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