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酰甘油的热致相变与水稻抗冷性

被引:14
作者
杨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上海 现在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工作
[2] 金华
关键词
磷脂酰甘油; 差示扫描量热法; 电子自旋共振; 抗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23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
学科分类号
070303 ; 081704 ;
摘要
<正>磷脂酰甘油(PG)只占植物类囊体类脂的3%—5%,在冷敏感植物中,PG因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5%),而决定了整个膜在零上低温下的相变,不同种间PG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来自3-磷酸甘油转酚酶三种同工酶之一(AT1)的转酰基选择性差异.1992年Murata成功地将南瓜和拟南芥菜的AT1基因分别转入烟草中,从而使烟草PG脂肪酸组成因转基因而改变.分别类似于南瓜和拟南芥菜的组成,转基因烟草的耐低温性同时亦因此而改变.至此自1972年以
引用
收藏
页码:1522 / 15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膜脂不饱和度在水稻抗冷性中的作用 [J].
苏维埃 ;
王洪春 .
科学通报, 1983, (06) :373-376
[2]   植物类脂及其脂肪酸的分析技术——TLC-GLC技术 [J].
苏维埃 ;
王文英 ;
李锦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3) :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