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

被引:11
作者
陈晓红
黎璞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资产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文章首先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分析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指出分工发展和交易效率的改进使中小企业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成为可能。通过对我国法律、制度环境的分析,认为可首先采用担保和信托方式作为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结构、信用提高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律师新业务:以信托方式开展资产证券化 [J].
刘柏荣 .
中国律师, 2002, (03) :54-56
[2]   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关键环节及制度条件 [J].
傅斌 .
金融研究, 2000, (04) :80-88
[3]   现金流模式:从资产到证券的融资原理 [J].
胡奕明 .
会计研究, 2000, (01) :54-56
[4]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 [J].
陈晓红 ;
刘晖 ;
林昆峰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4) :277-281
[5]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晓红等编著, 2003
[6]  
资产证券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何小锋等著, 2002
[7]  
比较制度分析[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日)青木昌彦著, 2001
[8]  
经济、科学与政治[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VonHayek)著, 2000
[9]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小凯, 2000
[10]  
资产证券化[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超英,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