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

被引:147
作者
李裕瑞 [1 ]
曹智 [1 ,2 ]
郑小玉 [1 ,2 ]
刘彦随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区域模式; 可持续途径; 区域发展;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3.002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目前我国仍有超过7 000万的贫困人口,且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贫困群体的生计改善,直接关系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深入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地域生成机制,梳理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提出加快精准脱贫的可持续途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机制和减贫的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应着眼于区域转型发展过程来着力破解贫困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土地政策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区域发展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解困的传导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地级市尺度城乡等值化发展的分异规律(英文) [J].
刘彦随 ;
陈聪 ;
李裕瑞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09) :1075-1088
[2]   农村贫困人口的聚类与减贫对策分析 [J].
王瑜 ;
汪三贵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2) :98-109
[3]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民[M]. 科学出版社 , 刘彦随, 2014
[4]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A rurality index perspective[J] . Yurui Li,Hualou Long,Yansui Liu.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