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分析

被引:35
作者
廖禹林,贾世纯,付真,赵玉,马茂儒,冯维
机构
[1] 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
D O I
10.13201/j.issn.1001-1439.1995.06.008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2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17例心功能代偿的心血管病患者(心功代偿组)和42例正常人(正常组)的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连续记录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人为确认窦性心搏后,由计算机自动算出各HRV指标。结果显示心功能代偿组24小时窦性R-R间期标准差、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和5分钟窦性R-R标准差的均值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0.05和0.05),R-R连续差异平方根和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虽低于正常组,但无显著差别(P>0.05);心衰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01);心衰组和心功代偿组相比,前3个参数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01),后2个参数有下降但不显著(P>0.05)。将心衰组分为Ⅲ度(n=10)和Ⅱ度心衰(n=16)两个亚组,结果发现心衰Ⅲ度组的上述各指标明显低于Ⅱ度组(P<0.001~0.05)。提示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在心功代偿期时自主神经的平衡已受到损害,当出现心衰时交感活性进一步增强,迷走张力下降。HRV时域指标可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参数,其对心衰患者生存率的预后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4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