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城的区位模式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成超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城; 区位模式; 卫星城;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区位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城区位模式的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土地资源的价格等多项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比较三种区位模式的大学城优缺点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大学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开发大学城地区土地空间布局规划模式探析 [J].
任春洋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4) :90-92+94
[2]   大学城区位因素研究 [J].
肖玲 .
经济地理, 2002, (03) :274-276
[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城建设思路 [J].
蒋朝晖 .
国外城市规划, 2002, (02) :44-46+0
[4]   扩招形势下高校异地办学与大学城的兴起 [J].
何万宁 .
高教探索, 2001, (02) :19-21
[5]   试论高科技产业、大学研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J].
汪明峰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 (02) :27-30+36
[6]   知识经济与上海大学城规划构想 [J].
李冬生 ;
官远发 ;
陈秉钊 .
城市规划汇刊, 2000, (06) :69-72+80
[7]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J].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1998, (05) :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