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线粒体合成ATP的效率及其与运动疲劳的相关性
被引:12
作者:
徐建兴
张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2]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天津
来源:
关键词:
耗竭性运动;
线粒体;
电子漏;
活性氧;
运动性疲劳;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0.01.003
中图分类号:
G804.2 [运动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把线粒体看作是细胞制造 ATP的分子热机 ,考虑到呼吸链传递电子时有漏电现象 ,链内传递电子制造 ATP的过程看作是“有用功”,漏出链外的电子未用于制造 ATP是“无用功”,线粒体合成 ATP的效率就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结果显示效率 E等于 P/ O比值乘以一个系数 f,这个系数 f对以琥珀为底物时是 1 / 2 ,以 NADH为底物时是 1 / 3(郑红英 ,徐建兴 .生物物理学报 ,1 999,1 5 :6 47~6 5 4)。用两类底物测试线粒体的 P/ O比值所得数字有所不同 ,但按此原理计算出线粒体合成 ATP的效率应当是同一数值 ,这一点在鼠肝线粒体测得的数据中得到了较好的吻合。体育运动时机体消耗大量的 ATP,因此线粒体合成 ATP的效率对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具有相关性意义。将此原理用于运动疲劳的分析 ,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