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理论反思:以中国为参考背景

被引:13
作者
杨雪冬 [1 ,2 ]
机构
[1]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个人化; 吉登斯; 理论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全球风险社会已然来临。处在现代转型与向世界开放的中国,不仅风险数量多,而且性质复合——过程风险与结构风险共震。如何应对风险?西方三大风险研究范式——文化、治理性、风险社会—已被引介到中国,其中又以吉登斯、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影响最大。与后现代的西方去民族国家偏重个人化应对风险不同,当代中国应围绕民族国家建构风险治理机制,并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同时,相应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个人治理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